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由县委党校老师联合农技专家组成的“老施”来了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认真调研,为老百姓带去了一堂接地气的微课堂,解决老百姓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
在泗安镇太平村,一场“如何让村里富起来”的宣讲活动正在进行,正在为大家讲课答疑的是“老施”来了宣讲队的成员王国良。经过前期调研,王国良发现,要想提高苗木产出效益,提升工作效率是关键。泗安镇太平村主要发展苗木产业,产品单一、销售困难一直是困扰村民的大难题,如何提高苗木产业附加值,王国良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生动地讲解了林下经济的相关内容,还邀请泗安本地的苗木专家,一起来到田间地头,为村民现场指导。
村民李悌潮种植了8亩苗木,5年前他在树林下养殖了300多只鸡,尽管这鸡长得好,口感鲜,每只还能卖到80多元,但是销路却一直是李悌潮最发愁的。通过“老施”来了宣讲队的讲课以及现场指导,李悌潮决定听取“老施”建议,好好利用微信以及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并且还要对养殖的禽类进行更新换代,增加林下经济的附加值。
宣讲队来了之后,讲了10个助农增收的方法,比如林下经济、林草经济、林禽经济等等,听了以后广大老百姓包括我们村里面的党员干部都受益匪浅,今后我们要按照宣讲队的方式方法逐步展开工作。
走到老百姓身边进行宣讲,讲老百姓需要的内容, “老施”来了宣讲队不是为了宣讲而宣讲,而是从实际出发,解决老百姓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
我们党校的宣讲队队员可以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顾问,定期了解情况,帮助他们出谋划策,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可以联系一些部门或者是协调一些单位帮他们解决、处理,真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截至目前,“老施”来了宣讲队一共为长兴老百姓们宣讲了30多场次,包括移风易俗、孝道与家庭美德等内容,接下来,宣讲队将继续宣百姓所需,讲百姓所要,接地气、沾泥土、带露水,以短平快的微党课、微课堂,采用群众语言,让更多长兴老百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