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全省法院聚焦审判执行工作中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优质的司法服务解难题、定纷争、暖民心,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第36期。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太原中院认真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现场立、自助立、网上立、跨域立“四位一体”多样化立案,“七步变一步”一次退诉讼费改革,电子卷宗平台足不出户网上查阅档案,多部门联动多元解纷等一系列司法为民、利民、便民举措,用更热情、更贴心的司法服务惠及群众、温暖民心,受到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近日,大同市平城区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走进平城区第39校,以“我们的一堂课”为主题向200余名小学生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课堂上,法官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讲述了《民法典》中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内容,与同学们互动讨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故事,教育引导同学们从小树立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律思维。活动中,同学们大声朗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诵读,培树爱国主义情怀。
家住吕梁市离石区的王某在当地经营一家加油站,多年来,共有13位加油者拖欠三十余万油款,王某多次索要,均无果。无奈之下,王某来到离石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
法官接到王某的13个案子后,认线位被告人的情况逐一核实。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法官、调解员积极开展调解工作,当天就有7名被告与王某达成调解协议并支付了所欠款项。不到半天时间,王某就拿到了拖欠已久的24万余元加油款。
6月19日,王某将一面印有“诉前调解化纠纷、为民解忧显高效”的锦旗送到法官和调解员手中,再三表示感谢。目前,其余六案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调解。
近日,长治市上党区法院苏店法庭法官在辖区企业开展“进企业、解难题”活动中,成功化解一起跨域企业纠纷。
该法庭法官接到一件杭州企业诉本地企业的买卖合同纠纷立案材料邮件,考虑到杭州和山西距离1000余公里,为减少涉案企业诉累,法官决定采取诉前调解的形式,化解双方的矛盾纠纷。
法官与远在杭州的原告企业积极联系,充分了解案件,又前往被告公司,就双方提出的劳动争议、合同签订等法律问题进行耐心详细的解疑。经过多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一起跨域纠纷在诉前圆满化解。
近日,阳城法院受理了一起原告尚某与被告盛某、某财产保险公司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开庭过程中,被告保险公司提出重新鉴定申请。法庭经审查,准许重新鉴定。
启动鉴定程序后,考虑到原告已83岁高龄,居住在永济市,让其到太原司法鉴定所鉴定实在不便,况且老人目前躺在床上不能自理。法官和司法鉴定机构等多方协调,决定共同到原告家里鉴定。
6月11日,法官、鉴定人员以及各方当事人均来到原告所在的永济市开张镇三义村,在原告家中,鉴定人员详细询问了老人的伤情,对伤口长度等进行了精确的测量,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对鉴定过程全程录音录像,顺利完成了鉴定。老人的家属连声向法官道谢,激动地说“感谢法官替老人着想,主动上门鉴定,帮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